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中

发布时间:2007-04-11

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中国科学院宣布将专门设立科研道德委员会,对六类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整治,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联想到科技部去年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断行为处理办法,让人不禁为之精神一振,学界和整个社会对科研不道德行为的整治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措施。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科研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浮躁、浮夸、剽窃、学术造假等等不一而足。譬如,韩国首尔大学前教授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余波未平,我们国家便发生了所谓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芯片——“汉芯一号”的造假事件,该事件披露之后,全社会哗然,从怀疑、震惊到愤怒,当事人陈进弄虚作假,欺世盗名,以偷梁换柱的骗子伎俩蒙蔽真相,骗取国家上亿元的科研资金。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芯片,不过是在进口来的芯片上打上汉芯字样标志而已,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最后自己也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既浪费宝贵有限的科研资源,又败坏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同时也深深伤害了科学本身。

像“汉芯一号”造假这种影响比较大的科研不道德事件,黑白有界,是非分明,一旦真相败露,立即人神共怒,成为众矢之的。但是,还有很多的科研不道德事件,不是那么黑白分明,而是模模糊糊,再加上当事人遮遮掩掩,别人就更不好明鉴了。比如有些人,把别人的论文、成果修修改改,七拼八凑,然后再巧妙地纳入自己名下,变成了自己的成果,但其中却丝毫没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有些人,没有实验数据却能编出数据来,数据不对却能改对,结论不是从事实中来,而是从想当然的幻想中来;有些人,明明引用了别人的成果,却不知道标注引用,或闪烁其辞,或轻描淡写,夸大自己而不提别人的贡献;有些人,芝麻大的一点所谓成果,却可以写出一大堆论文来,而这些论文之间内容雷同,并没有什么新贡献,只是改头换面,或者换了一些遣词造句而已,一稿多投,有数量却没有质量。诸如此类科研缺德之事,虽不如黄禹锡弄虚作假那么出名,亦不如陈进欺世盗名那么震撼,甚至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司空见惯,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却危害范围极广,危害程度极深,直接违背了科学精神,损害了科学尊严,其外在恶果便是科研资源浪费,学术垃圾泛滥,整个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

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生产人类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目的、严谨而系统、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去探求真理、获取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并把获取的认识付诸实践,回报于社会,使之有利于造福于全人类。所以说,探索真理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实事求是是科学的内在要求,真实可靠是科学的内在品质,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最大贡献,造福人类是科学发展的至善归宿。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和原因,只要是偏离了求真务实这个内在要求,便是脱离了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便是科学研究上的缺德,都应该受到纠正、谴责乃至惩罚。

错误的事情不可做,缺德的事情不可为,这是所有正常而理性的人的共识。可偏偏就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知不对却做之,明知不可而为之。何故?有利可图也。或为名,或为利,总之于己是大有好处的,而科学的本来面目却遭到了扭曲。科研不道德之种种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有很多种,但简单归纳一下,可笼统地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如陈进之流,为了名利,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行欺世盗名之实,实乃一科研骗子、学术盗贼,可以说是“主动”缺德。另一种就比较隐蔽了,甚至看上去是客观原因所致。比如在申请科研经费、福利待遇、发表论文、同行竞争等多方面压力日益增大,各种科研不端和不规矩行为便由此而生。但抛开善恶暂且不谈的话,其内在原因还是科学素养不够,科研能力不强,学术规范的基本训练不够。其实很多违反科研道德的人,不是不能明辨是非,而是经不起诱惑,撑不住压力,科研道德之意志力不够,况且由于外在约束力不够,缺德的行为能得到更大的好处却不需很大代价,不少人对一些违反科研道德的行为已经麻木不仁,听之任之,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甚至是获益其中,乐于其中。难怪经常有人说我们缺乏的不是科学家,而是伟大的科学家。此言正印证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