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聊天室 | 当机器人拥有“生命”

发布时间:2025-04-27

本期嘉宾:

张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机器人学研究室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类生命机器人、软体仿生机器人


动动:张老师,我最近在网上学到一个单词叫bio-syncretic robot,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器人?

张闯:动动,你的涉猎可真广泛。它是一种由生命系统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组织尺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新型机器人,我们叫它“类生命机器人”。

动动:意思是机器人“活”过来了吗?

张闯:接近了,但是更准确的说,更像是让机器人拥有生命。你看,机器人最核心的三大功能——感知、驱动与智能,当下依赖的都是机电系统。对于类生命机器人来说,我们选择了一些经过自然界亿万年演变所形成的优异生命材料,直接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比如具有高感知灵敏度的视觉细胞、具有高驱动能力的肌细胞和具有高可塑性的生物神经网络等。这就像为机器人“注入”生命活力一样,让机器人“活”起来。

动动: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研究呢?类生命机器人跟以往我们认知中的机器人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

张闯:与传统机器人相比,类生命机器人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续航时间长、小型化等潜在的优点,可以为科学家们突破传统机器人在驱动、感知、智能等方面所面临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

动动:这样有趣的类生命机器人,未来将可以如何服务于人类?

张闯:类生命机器人在智能作业、医疗康复、组织工程以及医药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例如:未来的类生命机器人较传统机器人有望具有更高的生物兼容性,可以与人体进行更高效的信息及行为交互,从而在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动动:谢谢张老师,又学到了新的科学小知识非常开心,期待后续工作中有更多的新进展!

张闯:谢谢动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