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南极的移动机器人

发布时间:2015-12-13

我国第一台南极科考机器人极地开拓1

  2008年,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出现了一名特殊的科考队员”——南极冰雪面移动机器人极地开拓1。这是我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也是沈阳自动化所极地机器人研究团队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沈阳自动化所韩建达研究员和赵忆文研究员执行了此次任务

  这台机器人重达300公斤,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最大作业半径为25公里、可搭载40公斤重量,拖拽100公斤重量。在南极之旅中,它搭载一个高精度差分全球定位记性(DGPS)和一套常规气象观测站,进行科学考察。

  科学考察期间,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在南极内陆冰盖边缘的雪面上,测试了这台机器人的行走、爬坡、续航和通信等能力,同时检测了“极地开拓1号”在极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沈阳自动化所卜春光副研究员和陈成博士对“长航程漫游机器人”展开测试

“长航程漫游机器人”完成我国机器人在南极的首次30公里自主行走实验

  2011年底,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中,沈阳自动化所研究人员再次登上南极大陆,而这次携带的南极科考机器人在外形上也发生了变化。

  图中这台外形炫酷好似越野车的机器人名叫“长航程漫游机器人”,重约0.5吨,由三角履带组成的移动系统、自主驾驶系统、通讯远程工作站和载荷系统等系统构成,可在极地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正常作业。

  在这次南极科考期间,长航程漫游机器人完成了我国机器人在南极的首次30公里自主行走实验。

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在第31次南极科考中

  201410月,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王争携带“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第三次踏上了南极大陆,随队出征我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这台改良后的南极冰雪面移动机器人,续航能力可达100km,可承载200kg重量,它搭载了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深部探测冰雷达系统、浅层FMCW雷达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的Sir3000探地雷达,旨在获取南极机场选址区域冰盖厚度、冰下地形以及中深部和浅层的冰盖内部结构,为冰盖机场建设提供重要科学数据支撑。(图文:机器人学研究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