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外网 / 所内网
   首页 通知公告 所庆安排 所庆动态 作品展示 视频留影 图像记忆 所庆寄语 联系我们   
 
刘海波:回望与感悟
发布时间:2018-10-26 来源: 【字号:  

  一、学科情报研究的起步与应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情报室开始进行自动化学科情报研究。广泛系统搜集和积累自动化学科情报资料,认真分析研究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过程和态势,写出学科研究报告,供研究所领导和科技人员参考。

  同时,以自动化学科情报研究报告的应用和积累的资料为基础,完成所领导安排的开题报告,所、院和国家自动化学科规划的制订,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出国考察和大百科全书编撰等任务。

  1.叶强提出学科情报研究课题

 

晚年的叶强

  1972年6月,文革尚未结束,叶强(1918-2013)副所长恢复了领导职务。当时周总理提出了“科学院应该在广泛深入实际的基础上,把科学研究往高里提”的办院方针。叶强上任就面临选择什么科研方向,以及如何提高我所科学研究水平的问题。事情千头万绪,他首先选择了科研方向的调查研究作为突破口。

  1972年初,为配合我所确定学科方向的需要,情报室创办了《自动化情报》内部刊物,每月一期。搜集、编辑国外自动化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最新信息,发给所领导和各部门参考。

  叶强在了解国外自动化发展趋势和国内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大家的意见,确定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智能系统为我所的学科方向。

  2.叶强提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立项申请

  1972年8月中旬,学科方向刚刚确定,我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叶强不失时机地抓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立项工作。

  ”叶强副所长指派吴继显与我写《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的开题报告》上报科学院。报告论述了自动化前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态势,提出我国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的重要意义,列出了拟开展的研究课题。在实施建议里,希望中科院能为此项研究创造必要的条件,能为我所提供一台电子计算机。报告得到院三局领导的支持。

  两个月后,中国科学院在沈阳召开电子·自动化科研工作座谈会。会上,叶强汇报了我所科研工作向自动化的前沿转移,选择控制系统、信息系统、智能系统三个方向。吴继显代表我所又一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的建议。最后,会议确定了我所主要从事控制系统(随动系统、控制机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研究,同意开展人造智力系统的探索研究。此次会议是中科院对我所的学科方向和立项申请的肯定答复。

  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写入研究所规划

  1972年冬,叶强和李树一(科技组负责人)主持成立所规划小组。在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李树一在说明任务要求后,让我介绍一下国外自动化发展动向,然后分头开始国内调研。

  宋国宁、苑永祜和我负责东北调研。我们先后走访了哈尔滨、大庆等多个企业和科研单位,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整理调研资料,汇总各自提出的课题,于1973年中期完成了《沈阳自动化所1974年-1980年规划》初稿,交各部门讨论修改后由叶强定稿。首次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写入规划,又一次明确了我所的三大方向,提出了到1980年的三大发展目标。1974年中期,在叶强和李树一主持下,又开始制订《沈阳自动化所1976年-1985年发展规划》,12月定稿。该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确定为我所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论和应用探索研究。

  4.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题写入科学院规划

  1975年冬,叶强派李玉峰、宋国宁、苑永祜和我参加制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学科规划(1976-1985)》。我执笔写出了《自动化科学技术进展》规划初稿。该规划将我所提出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课题,第一次写入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学科发展规划,为我所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提供了依据。

  在我所两次规划和中科院制订规划中,关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具体课题是由宋国宁提出的,他是我所最早提出人工智能研究课题的知名专家。他作为人工智能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在国内第一个研制出LISP解释系统,国内第一个研制出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专家系统。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用户、同行的好评和中科院的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所派我参加了中科院信息科学规划和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3年7月,蒋新松和我参加制订了《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规划(1980-2000年)》,把我所将要开展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新的重点课题列入了规划中。1984年11月,中科院院长卢嘉锡给我们发来感谢信,感谢我们按期完成规划的编写工作。1986年2月,院科学技术局下达了《中国科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院科学技术局张玉良为组长、我任副组长,组织科学院十几个单位开展研究,历时一年完成,获1992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5.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题列入国家规划

  1977年10月,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所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组成自动化学科规划组,共同负责制订自动化学科规划。

  叶强指定蒋新松为规划的执笔人和小组讨论主持人、我做记录。自动化学科规划组经过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制订出《控制与信息系统学科规划1978-1985》。我所提出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课题都列入国家学科规划中。

  6.赴日本进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考察

  1979年5月,为落实列入规划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课题,我所建立了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室,任命蒋新松为室主任。同年8月,叶强派蒋新松和我赴日本参加第六届国际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同时对日本机器人技术研究、生产和应用状况进行考察。

  通过会议和考察,我们大开了眼界。取得的共识是,我国需要研究和发展机器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制特种机器人容易获得相关支持。

  7.推举胜任实现规划和梦想的接班人

  叶强慧眼识人,善作伯乐。1965年11月,蒋新松刚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调到我所,叶强就专门把他安排在有条件要求的鞍钢冷轧厂课题组。蒋新松不负众望,连续攻克了可逆冷轧机的准停、张力控制和厚度调节三大技术难关。这三个项目均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10月,叶强顶住压力派蒋新松参加了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1978年5月,叶强把蒋新松从研究实习员提拔为助理研究员;9月,提拔蒋新松任学术委员会筹委会副主任;10月,蒋新松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79年5月,叶强积极推动任命蒋新松为新建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同年8月,派蒋新松赴日本参加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和机器人技术考察。1980年1月,中科院任命蒋新松为副所长,同年7月任命他为所长。

  二、专题学科情报研究与服务

  1.海洋机器人专题情报研究与服务

  蒋新松上任伊始,就选定海洋机器人作为发展我国机器人的突破口,向中科院提出开展海洋机器人研究的建议。他亲自带队联合中科院的长春光机所、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所等共同进行海洋机器人需求调查。

  1980年6月,经过前期调研,在我所召开了“海洋机器人调研汇报和工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三局、沈阳分院、沈阳自动化所、长春光机所、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所、海军航保部等单位30余人。会议听取了蒋新松的调研汇报,讨论了我国研究开发海洋机器人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商谈了海洋机器人的初步研制计划和设想。会后,蒋新松让我立即起草一份《海洋机器人调研汇报和工作讨论会简报》于当天报送中科院。此后,中科院正式向国家计委提出建议。1982年,国家计委将机器人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六五”重点项目。1983年,中科院将机器人示范工程交我所建设,任命蒋新松为机器人示范工程项目经理。为配合海洋机器人研究,情报室积极组织情报组先行开展海洋机器人专题学科情报研究。全面系统搜集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等海洋机器人资料,撰写出《国外海洋机器人发展态势》的研究报告,整理出带有说明的各国海洋机器人种类、型号、性能、结构、用途等100多幅图片。

  1981年,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在沈阳召开了海洋机器人课题审查会议,蒋新松主持。他安排情报室在会上作了题为《国外海洋机器人发展态势》的报告,并展出了世界海洋机器人图片,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经过评审,“智能机器在海洋中的应用”被列为中科院的重点课题。会后,为配合海洋机器人的研制、设计,情报室又编译多种专题文集。张海泉、关佶、刘佐猷、李秀云等翻译了当时苏联最新出版的《海洋机器人》(23万字)和《深潜技术系统与元件》(20万字)两本专著,为水下机器人课题提供参考。从1980年到1990年,情报组一直跟踪水下机器人项目并进行专题情报服务,为加速科研进程和提供良好的文献情报支撑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水下机器人专题学科情报研究与服务”课题获得中科院199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机器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

  1983年,蒋新松安排情报室参加机器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情报室情报组和检索组系统搜集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瑞典等国家近10年的机器人文献资料,编制出《机器人文献索引》(1973-1983),撰写出10万字的《国外机器人技术发展概况》综合研究报告。该报告论述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态势,总结出国外发展机器人技术的五种模式,提出我国如何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几点建议。附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瑞典等国机器人发展概况和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等专题研究分报告。该材料作为研究报告之一,为机器人示范工程可行性论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果获中国科学院198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为“863计划”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创新服务

  1987年10月,我所情报室根据“863计划”研究需要,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兵器部210所,共同提出“国外智能机器人学科情报跟踪研究”课题申请总体方案。“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批准了此方案,于1988年10月22日建立了“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信息网,我所是主要负责单位。

  信息网在主题专家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调动了各单位的积极性,大力协同,较好地完成了多项课题,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我国第一个“国内外机器人文献信息库”;创办了4种机器人情报刊物;撰写出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国外发展态势专题学科情报研究报告30余篇;为主题型号研制和攻关提供专题情报资料汇编20多集;对重大项目开展了有效地专题定题情报服务;翻译国外最新的机器人专著3部,《日本机器人技术手册》1部。协助主题专家组编辑出版《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机器人——863智能机器人主题回顾与展望》;参加编著相关单位组织的《高技术辞典》;完成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和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交给的各项任务。为“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技术跟踪和创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智能机器人信息网的工作受到国家科委高技术司和“863计划”自动化领域的奖励。“智能机器人情报分析研究”成果获199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机器人情报跟踪与服务”课题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4.助力科学院和研究所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1995年4月,中科院“九五”规划课题“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对策研究”交由我所和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完成。1999年,情报室先后完成了中科院下达的“制造业信息化及其影响研究”和“国家‘十五’规划先进制造领域工业自动化产业研究”课题。在我所申报和建设中科院先进制造创新基地过程中,情报室提供了《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态势》研究报告,创办了《先进制造技术动态》内部刊物,为研究所提供了最新信息。2000年,情报室完成了沈阳市科委课题《沈阳市先进制造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对策研究》,获沈阳市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情报室完成了辽宁省科委课题《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对策研究》,获辽宁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5.创办学科刊物,建立学科文献馆藏体系

  我们在进行学科情报搜集过程中发现,学科刊物对推动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和扩大研究机构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感到由情报室主办的《自动化》和《自动化情报》内部刊物,已不适应我所研究与发展的需要,应该有自己的公开出版物。

  1978年,情报室起草了创刊《信息与控制》和《国外自动化》两刊的申办报告。经过我们多次进京联系沟通,中科院出版委、国家科委出版局批准创办《信息与控制》与《国外自动化》两个刊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机器人示范工程和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国内机器人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增多。作为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的沈阳自动化所,有责任创办一个机器人学科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和论文。经研究所领导同意和出版机关批准,于1987年将原来的情报刊物《国外自动化》更名为《机器人》。《机器人》杂志为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信息与控制》一样,都是由我所主办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学术刊物。1992年,我所两刊首批进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其中《机器人》还被确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和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收录。

  6.建立学科文献馆藏体系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学科情报资料搜集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很多资料都需要去北京、上海查找,所藏文献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科研需要。于是,情报室提出建立以自动化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特色的新的文献馆藏体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预期目标。据1988年统计,我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书刊,已成为全国馆藏唯一最全的单位。

  三、参加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

  1983年冬,受《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主编宋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委托,我担任了该卷的特约学科编辑和编辑办公室副主任工作。

  在蒋新松和东北工学院自控系教授苏士全的指导下,编写了本卷的第一个条目框架。随后,我集中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进行修改条目框架、组稿、编写条目等工作。按要求完成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应用、自动化发展史三个分支的组稿和编辑加工,撰写了本卷的《信息·控制·系统大事年表》和十多个条目,协助主编撰写了本卷开篇综论《系统控制论》的初稿。

  四、学科情报研究对院情报工作的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所的学科情报研究引起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简称出版委)的重视,决定在1980年12月9日至13日,在我所西区召开中国科学院情报工作第一次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院出版委主任张文松(院副秘书长),院各文献情报中心的负责人、专家,各研究所的情报工作者等200多人。

  会上,我作了第一个大会报告“沈阳自动化所开展学科情报研究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报告引起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会议纪要指出:学科情报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今后提高情报工作水平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国内图书情报界核心刊物《图书情报工作》1981年第2期全文发表了报告;1981年第6期《图书情报工作动态》刊物发表编辑部文章——《学科情报研究的成功之路》。

  1.将学科情报研究编入教材、纳入发展战略

  1981年12月14日,中国科技大学李又华教授来信说:“要把你所的学科情报研究工作编入《图书情报工作教材》,请尽快提供报告和资料”。他在《情报研究工作》分册中,引用了我所提出的学科情报研究概念和方法,并将《自动化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作为案例。本教材已用于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人员的培训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

  199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开始制订“八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发展战略》,出版委组织中科院5个文献情报中心(北京、上海、兰州、成都、武汉)和一个研究所(沈阳自动化所)开展研究。我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负责全院研究所文献情报调研报告的编写,并参与总报告的修改工作,该成果获中科院199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主办学科情报研究学习班

  1997年9月1日至7日,学科情报研究学习班在我所学术报告厅开班。参加学习班的有院出版委的领导、院5个文献情报中心的领导、部分研究所情报室主任和情报工作者共37人。会议安排了院文献情报中心等三个单位报告,最后由我所介绍“学科情报研究为高技术研究服务的做法和体会”。应大家要求,又介绍了学科情报研究报告的编写方法、成果鉴定、报奖等事宜。会议还安排参观了我所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等研究成果。

  五、感悟

  如今我已步入耄耋之年,常言道,老年人要忘记恩怨,我认为怨应该忘,恩不能忘!感恩之心,使我爱党、爱国、爱所、爱家;感恩之心,使我奋发向上;感恩之心,使我与同事同行友好合作;感恩之心,使我身心更加健康。永怀感恩之心,是我的座右铭!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很庆幸能进入中国科学院这座神圣的科学殿堂。感谢国家的培养和给我这样好的工作机会。我也十分感谢前进道路上关心我成长的领导们,给我许多无私帮助的学术前辈和挚友们,与我一起拼搏合作的同事们,给我们提供资料的同行们……

  1.感恩领导大力支持

  四十年来,我所学科情报研究能取得一点成绩,说心里话,与历任所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所的各届领导——叶强、蒋新松、王天然、王越超、于海斌等对文献情报工作都十分重视。

  2.感恩学术界的前辈和挚友们

  在自动化学科情报研究中,曾得到学术界前辈和挚友们许多帮助和鼓励。四十多年后看现在,梦想已变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4.0、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更是见证了自动化技术已进入了大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

  3.感恩合作的同事、同行们

  四十年来,我们完成30多个研究课题,大多是在所内、外同事的合作下完成的,而情报界的同行更是功不可没!

  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了,我的同事、同行们!

  (因篇幅所限,原文有删减)

作者:

刘海波,男,1938年12月出生。1962年11月至1998年12月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曾任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现已退休。

关闭页面
201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综合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