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2004.7.15):“863”成果夺人眼球

发布时间:2004-07-15

记者探营“东博会”见识神奇高科技  
 

防爆机器人

   7月14日下午,当记者走进“东博会”会场——科学宫会展中心时,见到的是一派繁忙的布展场景。来自国内各地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高科技产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位于会展中心一楼正中位置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60个展位更是夺人眼球。机器人充当排爆专家 
  一个长约1.5米、高约40厘米,黄黑相间的机器人趴在地上。千万别把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不当回事。它可是国内最先进的反恐防爆机器人,绰号“灵晰— A”。 

  这个“小家伙”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广州卫富公司联合研制的。它可以代替人去排除危险爆炸物,而且适应地面的能力极强。在有坡度或楼梯等地面条件时,它采用履带移动方式,而在平整的人工地面,它则采用轮子移动。更令人称奇的是,当爆炸物位置较高时,机器人则可以站立起来。 

  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姚辰介绍,机器人排除爆炸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情况是用水炮直接销毁可疑爆炸物,另一种方式则是抓取爆炸物放入防爆筒中,运离现场。这套设备售价约70万元人民币。海洋生物个个不一般在两个宽大的水族箱前,工作人员正将各种海洋生物放入其中。扇贝、对虾、牡蛎、鲍鱼等都是刚刚从青岛空运过来的,它们虽然看上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没有两样,但实际上个个都不一般。 

  中国对虾生长快的新品种“黄海1号”,已通过有关部门审定,成为我国海水对虾养殖第一个新品种。它是遗传改良的产物,体长可平均增长10%,体重平均增长15%至43%,将为养殖者带来可观收益。而号称“蓬莱红”的扇贝个大壳厚,大小均匀,壳色鲜红,增长可达40%。雷达全天候获取三维地理信息 

  在一个大屏幕前,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国内首台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地面状况三维图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地面建筑、树木等的高度可以一遗无余。 

  向茂生研究员介绍说,以前使用的光学手段进行地面勘测,受气候等外界限制较大,比如云层厚时,勘测就无法进行。而这套雷达系统可以不受时间、气候等外界条件限制,全天候获取三维地理信息。这套系统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首次展出就选定了在沈阳举办的“东博会”。本报记者李明欣孙盼盼摄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