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6000”首次科考应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18-10-30

深海科考型ROV入水

ROV对着陆器进行移位

ROV携带拉曼光谱仪对水合物进行原位探测

ROV在6000米海底插国旗

布放标志物(庆祝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所60周年)

采集海底岩石

  1026日,在中国科学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深海科考型ROV系统”,即“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圆满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该航次取得了丰富的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ROV(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下潜的最深纪录。 

  “海星6000”是我国首台成功自主研制的6000ROV装备,在历时两年半的研制过程中,突破了超长铠装缆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安全管理、自适应电压补偿的长距离中频高压电能传输、近海底高精度悬停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可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和深海矿产资源调查等深海科考工作,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0179月开展的试验航次中,“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611米,创下当时我国ROV下潜最深纪录,重点验证了系统本身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为后续的科考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科考航次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单位冷泉宏生物、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航次于2018101日启航,历时26天。 

  本航次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6000ROV平台和应用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深海科考的能力,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水下机器人研究室)


附件下载: